
10月31日北京科汇配资,2025年第四届汕头人才周活动开幕,新一轮人才邀约正式发出。
开幕式现场,海内外院士专家、高校代表及人才嘉宾共180余人齐聚一堂,这幅英才云集、智聚鮀城的剪影,既是地方人才战略的务实落子,更是广东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行动计划的生动注脚。

开幕式现场
据悉,本届汕头人才周活动精心策划了25项系列活动:南澳科学会议、精细化工创新战略研讨会、桑浦论坛等一系列瞄准前沿领域的高端对话将接连登场,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赛道及AI应用技能竞赛等各区县特色活动助推人才汇聚北京科汇配资,“科创湾区 才赋鮀城”——湾区人才汕头行将瞄准大湾区高端人才,系列丰富活动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“请进来+走出去”相结合,搭建起多层次、宽领域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。
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一场跨越秦岭南粤的引才之桥将再次架起。11月4日至7日,汕头将赴陕西地区7所重点高校举办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,进一步释放识才爱才、敬才用才的诚意和决心。
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,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,广东曾以“孔雀东南飞”的引力成就发展奇迹,如今面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使命,亟需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人才力量。可以说,跨省引才行动,既是广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抉择,也是汕头在特色产业变革进程中做出的主动出击。
这座依托“三新两特一大”产业布局谋发展的滨海城市,正用“靶向揽才”的行动和诚意,回应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型过程中对于人才的渴求。从“百万英才汇南粤”春季西安站的诚意引才,到秋季再赴陕西高校精准揽才,汕头始终紧扣电子信息、化工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需求,构建“产业导向+精准匹配”的引才格局。
更动人的,是引才背后的城市温度。开幕式现场,汕潮揭11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展示陶瓷微书、潮绣、工夫茶等潮汕非遗的独特魅力,在沉浸式体验中,全景呈现了潮汕大地的文脉底蕴;人才周期间,南滨草地音乐汇与“百千万工程”摄影展等活动北京科汇配资,以更年轻、更艺术的方式展现汕头的人才生态……这些带着温度的活动,为外来人才描绘出一个“宜居宜业、安放身心”的具象港湾。

来宾被现场的非遗展示吸引
“这几年能感受到国家对人才和科技创新都非常重视,吸引了不少人才回来,我相信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。”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、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会长陈幼南表示,目前,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可联络的潮籍博士已超3000人,涵盖多学科领域,随着汕头交通条件的改善与科研平台的强化,为广大人才返乡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。
人才流动的方向就是发展的方向。当下,汕头人才周的大幕已经拉开,如果青年才俊的事业梦想能与城市的成长蓝图同频共振,如果陕西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能与汕头的产业需求精准契合,那么,这无疑将是一场人才和城市的“双向奔赴”,不仅会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,也将让人才之花在岭南大地绚烂绽放,成为广东聚才兴邦、主动拥抱人才红利的生动写照。
来源:羊城派
北京科汇配资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